Amy Buzz

Loading...

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14臺北藝術節 暗黑計畫 0831



以下資料來源 2014 台北藝術節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FilmContent.aspx?ID=418

澳洲安東尼.漢密頓 暗黑計畫
塗鴉 X 現代舞的驚奇混種
街頭勢力 VS. 劇場空間的黑白進擊
《暗黑計畫》讓我們看見了末日後的世界,同步的迷幻。
──瑞秋.鄉特(Time Out Sydney,2012)
2013 澳洲舞蹈傑出成就獎(Ausdance Award for Outstanding).獨立舞作類

在城市神出鬼沒的「鬼飛踢」(Graffiti),
這回堂皇登入臺北藝術節的劇場大門!
來自澳洲的編舞家安東尼.漢密頓(Antony Hamilton)
宛如實驗室裡的瘋狂科學家,
將來自街頭的塗鴉文化與自由不羈的現代舞蹈壓縮混搭,
在一片漆黑的劇場中,
以精準的肢體動作大筆塗抹出《暗黑計畫》
這支既「反白」又「反黑」的趣味作品。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舞臺上,
舞者好似電影《阿凡達》中的納美人暗黑變種,
肢體從靜止到震盪,又好似物理學家所觀測的細微分子,
在電音擾動中逐漸加強擺幅節奏,
舞者一邊以身體切開空間、勾勒畫面,
一邊以出人意表的「繪畫工具」將黑漆漆的劇場空間畫出一道道冷凝線條⋯⋯
同樣追求叛逆自由的塗鴉和舞蹈,
帶著狎玩的游擊姿態,全面攻佔劇場點線面,
就是要顛覆你對街頭文化與表演藝術的老舊態度!

澳洲安東尼.漢密頓
安東尼.漢彌頓的當代舞作品結合了跨領域的嘗試,
包括實驗運動、視覺藝術、聲音藝術、影像藝術等,
其無法被界定的跨界性質成為安東尼作品的最大特色。
安東尼新作《暗黑計畫1》於2012年首演,好評不斷,
同時也為塊動舞蹈視覺劇場(Chunky Move)《全都留下Keep Everything》編舞。
2013年三月,安東尼在澳洲狂舞藝術節演出《暗黑計畫1》重演與《暗黑計畫2》首演。
新作《異端Heresy》尚在發展階段,
將於2014-15年間推出,預料將會是安東尼最具野心的創作。
安東尼目前為澳洲委員會創意澳洲獎助計畫
Australia Council Creative Australia Fellowship之受獎人。

製作團隊 編舞與創作概念:安東尼.漢彌頓
舞者:安東尼.漢彌頓、梅蘭妮.蘭恩
影像投影:歐拉弗.梅爾
音樂:羅伯特.韓克、米卡.凡尼歐、凡尼歐與凡涅茲
製作經理:尼克.路克絲/兆樂製作
製作人:佛萊雅.瓦特森/英塞特藝術公司
創作協助:澳洲政府澳洲委員會、維多利亞藝術部、墨爾本市政府、
丹雅.雷德克基金會、莎夏.瓦茲與客人舞團及放射系五號
照片版權:Dian McLeod and James Wright

場地:水源劇場
演出時間長度:40分鐘,無中場休息。

以上資料來源 2014 台北藝術節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FilmContent.aspx?ID=418

2014臺北藝術節 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index.aspx
2014臺北藝術節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Arts

以下資料來源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newsContent.aspx?ID=750&Page=1
街舞與塗鴉的驚奇混種
《暗黑計畫》舞出宇宙空間的多重奧秘

街頭塗鴉加上自由不羈的現代舞蹈,
來自澳洲的編舞家安東尼.漢密頓(Antony Hamilton)恰似科學家的大膽實驗,
以《暗黑計畫》開創舞蹈全新方程式,舞者在微弱光線中,
以身體在電音擾動中勾勒畫面,精準的肢體動作創造出完美的黑白視覺觀感,
全黑的視覺觀感,挑戰觀眾對舞蹈的想像。

2014臺北藝術節最後一檔國際節目,
是來自澳洲的編舞家安東尼.漢密頓的高評價作品《暗黑計畫》(Black Project 1),
也是臺北藝術節的高人氣作品之一,亦是藝術節唯一的舞蹈作品。
該作品於2012年首演,隨後獲獎不斷,如:澳洲綠屋獎(Green Room Awards)最佳編舞、
赫爾普曼獎(Helpmann Awards)最佳編舞
以及澳洲舞蹈傑出成就獎(Ausdance Award for Outstanding)獨立舞作類等肯定。

《暗黑計畫》整齣作品以低限的能見度,將演出者與空間的界線消弭,
以「不存在」中創造「存在」,全黑的劇場設計強化「觀看」的本質,
使觀眾拋棄固有的觀舞經驗,進入全新未知的空間。
舞者隨著音樂的行進,以行動打破原先沉寂的黑色空間,
在一連串的動作中,探討身體、空間與物件之間的共生關係。
安東尼表示:「我不是刻意要讓舞者『在黑暗中漫舞』,
但當我用『黑色』來呈現舞台上所有元素時,反而更可以專注在細節上。
黑暗讓一切變得更清晰。而『黑色』一方面有著中性的特質,並則有著創世紀起始的樣貌。」
安東尼的作品融合跨領域的嘗試,
包括實驗運動、視覺藝術、聲音藝術、影像藝術等,
其無法被界定的跨界性質成為他作品的最大特色。
同時身為舞者與前衛創作編舞家,
安東尼認為舞蹈更不是等待被燈光、聲音、影像成就的創作核心,
因此在《暗黑計畫》中,這些元素交互影響,
融合梅蘭妮.蘭恩(Melanie Lane)對各式媒材的高度敏銳,
形成獨樹一幟的身體語彙和舞蹈作品。
舞者在黑暗舞台上重覆的機械性動作,
安東尼則說:「在這些重複動作中,每一次卻都有所不同,
我們對於時間流逝的感受、身體逐漸累積的疲憊感等,
也讓我們體會了事物的循環本質,沒有開頭、沒有結尾。」
而此次來到臺灣,他希望讓觀眾感受:
拋去過往我們常看到的豐富舞蹈畫面,
將整體視覺元素減低到極致時,將會產生另種平靜的感覺。

安東尼.漢密頓,為當代最具潛力的編舞家之一,
安東尼八歲時因緣際會參加了芭蕾舞課程,但直到十八歲,才開始對舞蹈產生熱情,
年輕時是個嘻哈男孩(b-boy),安東尼擁有特殊的身體語彙,
受到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與嘻哈節奏影響,
流行文化在他的作品中內化成全新的肢體語言。
此外,他青少年時期是個街頭塗鴉者,
因此在這個作品中,可看見如同塗鴉般的線條,是自年輕時的經驗擷取而來的靈感。
他曾為塊動舞蹈視覺劇場(Chunky Move)、澳洲舞蹈劇場(Australian Dance Theatre)、
法國里昂歌劇院芭蕾舞團(The Lyon Opera Ballet)等編舞,
目前為澳洲委員會創意澳洲獎助計畫(Australia Council Creative Australia Fellowship)之受獎人。
澳洲知名藝評雙月刊《Real Time》評論家約翰.巴里(John Bailey)這樣說道:
「還有哪位澳洲編舞家擁有安東尼.漢密頓如此獨特的身體語彙?
作品的張力正來自於聲音與燈光當下立即渲染的強烈能量,遠勝過我印象中的任何舞作。」

2014臺北藝術節澳洲安東尼.漢密頓《暗黑計畫》自8月29日至8月31日於水源劇場演出。

以下資料來源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blogContent.aspx?ID=645
在黑暗中漫舞,才能看見更多
《暗黑計畫》編舞安東尼.漢密頓專訪
原文刊載於PAR表演藝術雜誌2014年8月號特別企畫
撰文:白斐嵐

「在未來的日子裡,
也許我們再也留不住安東尼.漢密頓(Antony Hamilton)這位優秀的編舞家,
從此只能在國際藝術節看到他的蹤影了。」
這是《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資深評論人克里斯.波依德(Chris Boyd)
在看完漢密頓作品後的感嘆,不捨之中卻帶著更多期許,
相信終有一天,這位立足於墨爾本的編舞家能在國際舞台大放異彩。
而那一天,或許早就來臨了。
自小接受芭蕾訓練,對於安東尼.漢密頓來說,他的藝術生涯卻更像一連串水到渠成的巧合:
「我從不『計畫』任何事情,而是讓這些事自己來找上我,雖然常在意料之外,卻也充滿期待。」
八歲時因緣際會參加了芭蕾舞課程,但直到十八歲,才開始對舞蹈產生熱情,決定要好好跳舞。
如何能讓一切巧合產生最好的結果?漢密頓的人生哲學在於:
「有時候你要讓自己處在『對的地方』,像是那間舞蹈教室,讓『事情』能夠發生在你身上;
更重要的是你還要讓自己專注於當下,去關心你周遭所發生的事。」
就是這股對於外在世界永不停息的好奇心,讓漢密頓始終在藝術創作中保持高度求知慾。
在「機會」的引領下,漢密頓接續來到雪梨、珀斯、紐約等地接受舞蹈訓練,
並以舞蹈家的身分來到柏林駐村,遠離了熟悉的家鄉,接觸了陌生的異國文化。
對於漢密頓來說,駐村經驗與其是場文化交流,反倒更像是挑戰既有生活方式、思維模式的鍛鍊。
當他脫離自己建構的小小舒適圈,更能徹底倒空自己,一切從零開始,時時刻刻反思己身:
「當你心中的舊有真理消退時,才有機會重新發掘生命與藝術的新方向」,漢密頓如是說。
在編舞的過程中,漢密頓同樣退位於作品之後,
不願強加過多創作理念,寧願讓作品自然而然地長出自己的樣貌:
「我的角色比較像是為作品服務,而不是像個『作者』一樣掌控全局,
才能為作品提供更多發展空間。」
不過,漢密頓也坦言如何拿捏其中分寸並不容易:
「到最後還是得有人站出來決定事情、為作品最終的樣貌拍板定案,
但我依然深信創作過程應被賦予更多的自由度,
創作者也不該侷限作品最後該有的樣貌。」

至於同時身為舞者與編舞家,這兩種身分對漢密頓而言是否有任何差異?
漢密頓的回答是:「有,但也沒有。」
這個看似矛盾的答案,端看你從哪個角度解讀。
這位作品橫跨實驗運動、視覺藝術、聲音藝術、影像藝術等領域的前衛創作者,
卻拒絕任何形式的「分類」。
在他的作品中,沒有舞者與編舞家的主從區別,
舞蹈更不是等待被燈光、聲音、影像成就的創作核心。
他為這些元素提供可以彼此交融、自然發展的場域,
正如在《暗黑計畫》中,與漢密頓共舞的舞者梅蘭妮.蘭恩(Melanie Lane)
對於周遭環境、各式媒材的高度敏銳,形成了作品獨特的身體語彙,
也與其他劇場環節共同鋪陳了錯綜複雜的繁複結構。
漢密頓在成長背景中所接觸的流行文化,
也不知不覺成了其舞蹈作品援引、借用的創作靈感。
若對流行音樂稍微有點接觸,觀眾或許不難在其作品中,
發現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與嘻哈節奏的痕跡:
「在80、90年代長大的我曾經是個『嘻哈男孩b-boy』,
當然更和其他小孩一樣,深深熱愛著麥可‧傑克遜的音樂與舞蹈,
雖非刻意,這些元素日後卻深刻影響著我的身體律動、編舞語彙。」
自認身處於後現代年代,
一切文化、藝術(無論「流行」與否)早已脫離任何脈絡可循,
每個人都是東沾一點西沾一點,要說漢密頓作品反映了整個「大社會」,
以各式瑣碎零散的細節為靈感,倒也貼切。

漢密頓作品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也許是舞者身體無止盡的「重複動作」。
透過「重複」,漢密頓更希望我們看見「不可能的重複性」。
他說:「在這些重複動作中,每一次卻都有所不同,
我們對於時間流逝的感受、身體逐漸累積的疲憊感等,
也讓我們體會了事物的循環本質,沒有開頭、沒有結尾。」
正如在《暗黑計畫》,身體與空間合而為一,有形與無形的邊境消融退去;
《暗黑計畫II》更進一步抹去身體與身體之間的疆界,
將六位舞者視為容器,在服裝設計的輔助下,每具身體的終點成了另一具身體的起點。
為了要強化「觀看」的本質,
漢密頓特地在《暗黑計畫》中降低了視覺光源之干擾:
「我不是刻意要讓舞者『在黑暗中漫舞』,
但當我用『黑色』來呈現舞台上所有元素時,反而更可以專注在細節上。
黑暗讓一切變得更清晰。」
舞台上僅有的白色光源,藉由投影打上舞台,
純粹的色調確立了空間基底,投影光線的變化,更讓空間環境隨時處在變動狀態中,
突顯了能量的「不穩定性」,與舞者身體共同上演一齣即時對手戲。
在漢密頓多次「是或不是」、「有也沒有」看似相互矛盾卻頗富哲思的答覆中,
也讓我們一窺編舞家獨特的生命哲思。
消融的疆界讓一切事物無法被歸類,在當下、身體、環境間,
舞者「不存在(absence)」中創造「存在(presence)」。
也許生命存有的最高境界,正在於:「在黑暗中,我們才能看見更多。」

-------------------我是分隔線 ---------------------

比起英國劇團的"搞砸了",安東尼的暗黑計畫
演出時間更短,只有40分鐘,但是一樣看的目不轉睛
全黑的舞台,連出入口的"緊急出口"的燈都關掉
所有的白色全靠燈光,或撕下黑色膠帶,或是舞者畫出來
很佩服舞者,邊轉身的同時,還要能立刻找到撕膠帶的位置,立刻撕下

又是一齣沒有台詞的戲,但是我很喜歡

更多相關介紹,請至以下連結慢慢閱讀
2014臺北藝術節 熱門標籤 暗黑計畫 , 安東尼.漢密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