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 Buzz

Loading...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2014臺北藝術節 情色度假村 0810



以下資料來源 2014 台北藝術節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FilmContent.aspx?ID=406

德國慕尼黑室內劇院
情色度假村
色情只是我的藉口,愛情才是終極渴求
可是誰保證過:愛能助我卸下這孤寂的角色?
2013最佳德語劇院、最佳男演員
改編自「法國文壇壞痞子」米榭.韋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同名小說


惡漢小說家韋勒貝克筆下的男主角米榭,在外人眼中是個循規蹈矩的文化部行政職員,
沒人知道他的消遣是到各種性場所買春,直到他遇見在旅行社工作的友善豪放女瓦蕾西,
從未對任何事物感到熱情的他,終於被愛情填滿原本的空虛,
甚至和瓦蕾西共同規劃專為歐洲旅客打造的買春旅行團⋯⋯。

在兩度獲得浮士德大獎的導演史蒂芬.基米(Stephan Kimmig)
與德語最佳男演員史蒂芬.夏夫(Steven Scharf)完美演繹下,
米榭成為2013年最擄獲德語觀眾的劇場角色,德國觀眾與媒體好評不斷,
除了讚譽為「少見符合文學作品的戲劇搬演」、「視覺上無時無刻不引發轟動」,
更形容表演「如手工般完美」。
基米大膽改編原作,以心理諮商室為場景,
當男主角娓娓道來不堪的愛情故事時,層層紗幕虛實掩映,
同步上演他奔騰喧囂的內在小劇場。
你可能看過不少多媒體劇場,但《情色度假村》驚人的影像/表演,
將是最能直戳入你靈魂的那一個。

德國慕尼黑室內劇院
慕尼黑室內劇院(Münchner Kammerspiele)創立於1911年,當時是一家私人劇院。
1926年,該劇院遷到了一處青年風格的劇院,塑造著慕尼黑室內劇院的演出風格。
2010年,來自荷蘭的導演Johan Simons擔任藝術總監後,擴大國際合作的面向,
致力於支援和促進國際青年導演,交出亮眼成績。
慕尼黑室內劇院是德國首屈一指的戲劇團隊。
2013年由44位劇評家票選,以最高得票率,獲得最佳德語劇院;
導演史蒂芬.基米(Stepfan Kimmig)曾兩度獲得德國戲劇界最高獎項──
浮士德獎(Deutscher Theaterpreis Der Faust)的最佳導演殊榮,
他以多樣化的導演手法著稱,沒有固定套數或可識別的風格,
由他執導法國小說改編的《情色度假村》,
則讓男主角史蒂芬.夏夫(Steven Scharf)被選為最佳男演員。

藝術家
導演|史蒂芬.基米

史蒂芬.基米(Stephan Kimmig)1959年3月1日出生於德國斯圖加特。
通過大學入學考試及服行替代役後,
於1981-1984年在慕尼黑的戲劇學校接受專業培訓,隨後在柏林席勒劇院擔任副導演。
1988-1996年在阿姆斯特丹居住,在荷蘭與比利時的獨立劇場界中自由執導劇作。
1991年後,基米被弗德烈.薛爾瑪(Friedrich Schirmer)帶到佛萊堡繼續從事劇場製作。
在往後的許多年,基米在斯圖加特國家劇院(Stuttgart Staatstheater)
與後來擔任劇院總監的薛爾瑪及其團隊也透過不同的合作形式持續保持往來。
1996-1998年,基米在海德堡劇院(Heidelberg Theatre)擔任常駐導演。
1998-2000年間在斯圖加特擔任全職劇場導演,
同時在漢諾威、格拉茲等地也有執導作品。
從2000年開始,基米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漢堡的塔利亞劇院,
不過也數度與柏林的德國劇院合作,2004年更首度在維也納的伯格劇院搬演劇作。
基米是當前德國劇場界中最具代表性的導演之一。
他出身於獨立劇場、在中型劇院工作多年、如近執導作品更遍及歐洲德語區。
他的「導演模式」無規矩可循。
基米被喻為同世代最多才多藝的劇場導演之一,
既沒有特定的審美觀,也不自我設限在固定類型的作品。
「程序」不在他的字典中。
基米以好奇中帶批判、謹慎卻又不予尊重的獨特混搭方式處理題材;
他可以使文本保留原來的形式,以高度感知的方式試探呈現的可能性。
基米有一次當旁白時曾如此形容他的信念:
「(劇場中)最重要的事,莫過於學習精準而矛盾的觀察力。」

舞臺設計 卡蒂亞.哈斯
卡蒂亞.哈斯(Katja Haß)為舞台與服裝設計師,出生於1968年的克雷費爾德(Krefeld)。
她在維也納師承舞台設計師艾瑞克‧方得(Erich Wonder),
畢業後曾有兩年時間在漢堡大劇院(Hamburg Schauspielhaus)
擔任安娜.維布洛克(Anna Viebrock)的助理設計師。
1996-2000年間,
哈斯在斯圖加特國家劇院(Stuttgart Schauspiel Staatstheater)做常駐舞台設計,
作品包括:菲利浦.莫里茨(Philipp Moritz)的《直率》(Blunt);
茱蒂.赫茨柏(Judith Herzberg)編劇、
史蒂芬.基米 (Stephen Kimming)執導的《活著》(Überleben)、
以及古希臘悲劇作家小塞內卡(after Seneca)的《塞厄斯提斯》(Thyestes)。
哈斯自此與基米在劇場上合作密切,近期基米幾乎所有作品中的舞台皆來自她的巧思。
在2000-2002年間,哈斯曾任塔利亞劇院(Thalia Theater)的舞台主設計師,
並同時為基米和馬汀.庫賽吉(Martin Kusej)等導演設計劇作服飾。
哈斯共計受邀參與了四屆的柏林戲劇節。

服裝 安雅.冉伯斯
安雅.冉伯斯(Anja Rabes)1966年出生於德國慕尼黑。
以裁縫師身分在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實習後,便開始修習劇場學,
並分別在漢堡德國劇院(Deutsche Schauspielhaus)、維也納柏格劇院(Burgtheater)、
慕尼黑室內劇院(Münchner Kammerspiele)擔任佈景設計師安娜.維布洛克(Anna Viebrock)、
舞台設計師艾索.曼賽(Axel Manthey)
及藝術家約翰尼斯‧格律茲克(Johannes Grützke)等劇場界大師的助理。
維琳娜.魏斯(Verena Weiss)和卡洛琳.卡爾森 (Carolyn Carlson)的舞蹈作品,
是冉伯斯自己設計服裝的處女作。
她自1994年便與劇作家約西.維勒(Jossi Wieler)、史蒂芬.基米(Stephan Kimmig)
及安瑟恩.韋伯(Anselm Weber)固定合作,於其戲劇及歌劇製作中設計服裝。
冉伯斯自2002年起在舞台設計領域中開始嶄露頭角。
2004年,她參與約西‧維勒於蘇黎世劇院《冬天》,
及由法國劇作家保羅.克洛岱爾編劇、維勒執導《午休》中擔任舞台和服裝設計;
後者更獲邀於2005年「柏林戲劇節」中演出。
冉伯斯其他舞台和服裝設計作品包括:
奧地利知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芙烈.葉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
2008年在慕尼黑室內劇院首演的作品《雷克尼茲(泯滅天使)》(Rechnitz [Der Würgeengel]);
2009年薩爾茲堡戲劇節的聯幕劇作:
山謬.貝克特(Samuel Beckett)的《克拉普最後的錄音帶》(Das letzte Band)
,和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以《克》劇中女主角為獨白的迴響作品《天亮時說分手》(Bis dass der Tag euch scheidet);
及2010年薩爾茲堡戲劇節的《恐懼》(Angst,改編自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同名短篇故事)。
以上三齣劇作皆由約西‧維勒所執導。

除與史蒂芬.基米和卡蒂亞.哈斯(Katja Hass)有持續性的固定合作之外,
冉伯斯目前在柏林德國劇院、慕尼黑室內劇院和漢堡德國劇院擔任服裝設計的工作,
最近亦在英國劇作家西蒙.史提芬斯(Simon Stephens)
於維也納柏格劇院演出的作品《威斯特湖》(Wastwater)中設計戲服。

演員 史蒂芬.夏夫
今年40歲的史蒂芬.夏夫(Steven Scharf),曾於羅斯托克音樂與戲劇學院主修表演學,
畢業後先後於耶那劇院(Theaterhaus Jena)、科隆劇場(Kölner Schauspielhaus)、
瑞士巴賽爾劇院(Theater Basel)及弗萊堡劇院(Theater Freiburg)工作,
與芭芭拉.弗雷(Barbara Frey)、賽巴斯汀.努伯林(Sebastian Nübling)
和拉斯歐.華伯(Lars-Ole Walburg)等德國知名導演合作。
夏夫在《情色度假村》中的精彩演出使他拿下了《今日劇場》雜誌2013年度最佳演員獎,
同年他也獲得了德國戲劇界的另一殊榮─Gertrud-Eysoldt-Ring大獎。

製作團隊
法德翻譯:烏力.衛特曼
導演:史蒂芬.基米
舞臺設計:卡蒂亞.哈斯
服裝:安雅.冉伯斯
音樂:米歇爾.維侯維克
攝影:朱利安.庫巴斯克
燈光:沃夫剛.戈博
戲劇顧問:馬諦亞斯.根特
演員:卡蒂亞.賀伯斯、沃夫剛.培格勒、史蒂芬.夏夫
助理導演:凱特林‧范德‧瑪斯
協辦: 德國在臺協會、 台北歌德學院、德國外交部
場地:城市舞臺
演出時間長度:120分鐘,無中場休息。

以上資料來源 2014 台北藝術節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FilmContent.aspx?ID=406

以下資料來源 2014 台北藝術節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blogContent.aspx?ID=581
情色度假村,男人在想什麼?
上集:情色度假村,到底有多情色?
側記 2014.06.14臺北藝術節專題講座《情色度假村,男人在想什麼?》

臺北藝術節報導
主持:耿一偉 臺北藝術節策展人
主講: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鴻鴻(劇場、電影導演、詩人)
今年臺北藝術節的重頭戲之一,
是由德國慕尼黑劇院改編法國文壇壞小子米榭.韋勒貝克長篇小說《情色度假村》的同名舞台劇。
聳動的劇名與題材,挾帶演出團隊同獲「最佳德語劇院」、「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的驚人聲勢,
成為本屆藝術節最吸睛的話題之作。
《情色度假村》究竟有多情色?文學中的情色又如何搬上舞台?
週末午後的藝術節講座,由三位男講者以「情色度假村,男人在想什麼?」為題,
為觀眾娓娓道來小說家埋藏在情色議題底下的幽微思索。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沈清楷首先對原作者韋勒貝克做一簡單的生平介紹。
這位屢屢在法國引起爭議的小說家,出生於阿爾及利亞,自幼父母離異,
因此從小和阿爾及利亞的外祖父母居住,
父親費了一番功夫才把他帶回交給共產黨員的祖母撫養。
成年後,他並非一開始就踏入文壇,
取得「自然環境價值與生態保護」的專業學位以後,
先後曾在資訊業、法國農業部、國會等組織工作,
也陸續發表詩、電影劇本、小說,
在因小說聲名大噪之前,他可說歷經了許多平凡人生的起落,
沈清楷形容韋勒貝克是「苦悶的作家世代的先驅者」,
「看他的書很容易想到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或卡夫卡,
而《情色度假村》中充斥著現代社會的孤單感,以及男主角不勞而穫的愛情,
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村上春樹」,沈清楷幽默說道,「總之是很適合宅男看的書」。
沈清楷也不諱言,原著雖然好看,
但他認為,「若把性愛場面抽掉,就是一本內容乾癟的小說」。
書中描述一位平凡的文化部公務員,因獲得遺產而前往異國買春,
後來結識從事旅遊觀光業的女主角,單純、開放、體貼、溫柔,總之什麼都好。
兩人交往後,男主角協助女子發展事業,構思了一套買春全球化的觀光行程。
書中固然因此遍佈性愛細節和色情產業的描述,
但沈清楷認為,作者也有意藉「慾望」引導出對性交易和性產業的反省。
大肆到異國買春,是歐陸各國都普遍盛行的現象,然而西方人是否無辜?
而消費色情身體的同時,買春者也有自己「身體商品化」的問題,
現代人為換取金錢的勞力付出,就是一種身體商品化的行為,
只是人們創造出一種言論「樂在工作」的輸出,讓痛苦變得較能被忍受。

韋勒貝克更透過男主角有點沙文、大男人的眼光,大膽表述各種政治不正確的言論,
例如對女性主義和伊斯蘭教的批評。
尤其伊斯蘭教,他借角色之口,形容《可蘭經》「是一充滿恨的文本,不主張和平也不主張寬容」,
引來穆斯林團體控告他歧視宗教,但這些訴訟都被法庭駁回,
理由是人有批評宗教教義的自由,而批評不等於歧視。
從韋勒貝克的小說中也可發現,
他對歐洲等開發國家介入第三世界國家內戰的態度不表認同。
他曾表示,「如果相互殘殺讓他們有趣,就讓他們互相殘殺。」
被批評為沒有人道關懷。
沈清楷認為,韋勒貝克的小說反映出當代人被原子化、孤絕化的普遍性,
「你的孤單不是真正的孤單,是消費社會創造出的幻覺」。
另一方面,書中人與人冷眼旁觀、彼此提防的社會,恰恰對應了法國社會的真實面貌,
也有許多緊密扣連時事的書寫。

「犬儒是現代人的宿命嗎?」沈清楷對書中濃厚的犬儒思想提出這個問題,
「犬儒有種旁觀者的清醒態度,但何嘗不是一種『膀胱者的清醒』?」

資深劇評人、導演鴻鴻則直言,韋勒貝克是一個狡猾的作家,
「他在書中設定一個會被道德批評的人,藉由他口中吐出很多政治不正確的話語而擁有豁免權」,
「這種設計很巧妙,你會直觀地對他的諷刺叫好,但同時感到本能的不安,這是他的小說的微妙之處。」
鴻鴻也援引了法國電影導演高達的話來歸結《情色度假村》的性買賣主題,
「在資本主義底下,所有人都是妓女。」
他提出,韋內貝克寫作此書時有個巧妙的時間點,即法國將加入歐盟幣制的時期。
「正當文明大國以貨幣結盟的時代,而錢要拿來幹嘛?到第三世界買春用的。
從這裡切入看美麗的歐盟制度背後到底是什麼,我認為作者在書中隱藏了這樣的批評」。
他延續沈清楷的分析,認為韋內貝克不只在書中批評伊斯蘭教,
也包括了天主教、基督教等一神教,也狠批了美國的清教徒價值觀,
「有這麼多批評的戲,重點不在情節,而是言論,還有書中一堆活春宮片段,
作為一個導演,且是史蒂芬.基米(Stephan Kimmig)這樣一個冷調的劇場導演,他究竟要怎麼改編?」

以上資料來源 2014 台北藝術節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blogContent.aspx?ID=581

以下資料來源 2014 台北藝術節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blogContent.aspx?ID=582
情色度假村,男人在想什麼?
下集:小說劇場化,改編大揭密
側記2014.06.14臺北藝術節專題講座《情色度假村,男人在想什麼?》

臺北藝術節報導
主持:耿一偉 臺北藝術節策展人
主講: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鴻鴻(劇場、電影導演、詩人)

德國劇場導演史蒂芬.基米(Stephan Kimmig)到底有什麼魔力,
可以將韋勒貝克筆下性愛充斥、批判無所不在的《情色度假村》搬上舞台且博得劇場界一片好評?
劇場導演與資深劇評人鴻鴻在《情色度假村》講座中
以他親炙基米執導的《玩偶之家》現場及《情色度假村》劇場影像的觀賞經驗,提出精闢分析。
基米版本的《玩偶之家》,
相較於數年前來台演出的另一德國導演歐斯特麥耶的同一劇作,顯得更為冷冽低調。
在《玩偶之家》中,基米的舞台乾淨的像個樣品屋,但有一半舞台是突起來的,
因此演員走路時常絆到這些現代家具和室內設計;
舞台一角甚至有個沙袋,娜拉常去揍它。
導演以這些壓抑、低調的方式呈現出現代伴侶冷淡、疏離的關係。
這樣的基調也延續到《情色度假村》中,但表現手法更為豐富。
舞台上有一巨大的360度旋轉舞台
(策展人耿一偉補充,由於旋轉舞台牽涉到全劇即時攝影播放的表現形式,
每個鏡頭皆經過細膩精準設計,為此藝術節特別在城市舞台架設一層旋轉舞台),
以帷幕區隔出三個中性空間,提供三個演員(含掌鏡攝像者)自由出入、轉換場景。

鴻鴻提到,《情色度假村》在改編上難能可貴之處有二,
首先是將敘事改為倒敘,一開場就交代了女主角的死亡,透過男主角的回憶搬演不同場景,
而另外兩位演員也配合男主角的陳述,時而是現實中的心理醫生,時而是回憶中的人物,
「是改編非常聰明的手法」。
在舞台視覺上,帷幕創造了迷離恍惚、似幻似真的效果,
一方面看到現場,一方面看到影像。
由於所有小說中精采的性愛場面不可能在舞台上演出,
透過影像呈現出人物面孔表情、反而更具有黏膩、鹹濕、崩潰。
而礙眼的cameraman一直在台上,也像是不斷提醒觀眾:
這是重新被男主角詮釋、述說的觀點,因而不斷強化疏離效果。

另一個鴻鴻讚譽的,是整場演出「忠於原著得嚇人」,
不僅台詞有90%以上都是小說中的台詞,連敘事結構、比例、細節陳述都極為貼近小說,
「因而不太像是改編,而有種說書式的呈現」,
「但是透過講述,現場的演員身體與空間關係,完全創造出另一種劇場的美感經驗」。
「如果沒看過小說,看完劇場可能不會想再看小說」,鴻鴻說,
這是由於劇場有大量光怪陸離的扮演和後設手法,極具可看性,且故事基本上與原著如出一轍,
「不過,小說本身很好看,所以建議先看小說,進劇場時更能欣賞導演手法的巧妙之處」。

耿一偉也提到,
今年臺北電影節恰巧也有一改編自韋勒貝克《誰殺了韋勒貝克》的《誰綁架大作家》,
更妙的是,他本人親自下海在片中演出自己,
建議觀眾不妨一起觀賞劇場與電影,
淋漓盡致地感受韋勒貝克後設、嘲諷、令人困惑又著迷的創作與思維。

以上資料來源 2014 台北藝術節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blogContent.aspx?ID=582

以下資料來源 2014 台北藝術節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blogContent.aspx?ID=580
韋勒貝克筆下的犬儒式歐洲虛無主義
節錄自2014.06.14臺北藝術節專題講座《情色度假村,男人在想什麼》
主講: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關於韋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
在阿爾及利亞出生,筆名Houellebecq是因為身為共產黨員祖母而取,
他自己說他是出生於1958年,但出生證明上寫的則是1956年2月26日,
據說是母親因為認為她的兒子智商過人而竄改。
取名Michel,是因為父母在聖.米歇爾島(Mont Saint Michel)散步而取的。
在他的父母離婚之後,一開始是住在北非阿爾及利亞的外公外婆把他養大;
他的父親花了很的力氣,才將Michel交給住在法國的祖母。
1978他出乎意料之外獲得「突出自然環境價值與生態保護」的專業文憑,
1978-1981開始製作電影製作,接著小孩出生、失業、離婚,導致他酗酒與憂鬱。
1983年在一個資訊產業立足,並成為農業部的資訊部門約聘僱人員,進而在巴黎第七區待了三年,
他應徵了國會的一個工作,並在1990贏得了一個資訊服務業輔助行政的獎項。
這份收入讓他得以過著安定生活。
他寫詩、但卻因為散文、小說而發跡,
1994年被很多家出版社拒絕的第一本小說"Extension du domaine de la lutte"(鬥爭領域的延伸)出版,
後來1999年改編為電影(中文片名《愈愛愈勇》),並奠定Houellebecq成為描述現代人苦悶的作家世代先驅之一。
Plateforme度假春平台
情色度假村(法文 "Plateforme")敘述一個40歲出頭的平凡的公務員米歇爾Michel,
在他的父親死後,繼承了一筆財產,前往泰國幾個星期,
對異國文化並沒有引起他太大的興趣,前往當地嫖妓打發他的無聊,
透過買春行為,引出參加旅遊團的人之間,不同意見的爭論。
他在旅行團中遇到了一位在旅遊業管理階層的年輕女子瓦蕾西,並愛上了她。
回到巴黎後,
瓦蕾西(Valérie)換到另外一家全球連鎖旅遊俱樂部歐活(Aurore,隱射現實中的法國旅遊集團Accor),
負責解決虧空的問題,米歇爾在一次與瓦蕾西與她的老闆強沃夫(Jean-Yve)用餐中提出
可以將性整合進俱樂部的行程當中。
出乎意料之外,瓦蕾西完全同意這個想法並朝這個方向的可能方案。
小說從作者「泰國之旅」的買春、到跨國企業為了競爭優勢,
推出性暗示的維納斯(Aphodite)方案、引入著名芭達雅攻擊事件,以悲劇收場。
這種類似佛洛伊德對Eros(愛欲) & Thanatos(死亡)
在人身上共同存在無法拔除的生命衝動,貫穿著整個作品。
在女主角死後,主人翁慣用的旁觀筆調,沒有利用道德的悔罪語言去談論良心的譴責,
而是描述一種停滯、等待的狀態,以更有距離的方式去鋪陳對生的距離,然後越拉越遠。

韋勒貝克的爭議
一、宗教的態度
Houellebecq曾說
「最愚蠢的宗教,就是伊斯蘭教。當人們念可蘭經,人們就變得越來越沮喪」、
「猶太人相較一般人來說,是最聰明也最有趣」。
他的發言引起許多穆斯林團體聯合控告「恐伊斯蘭症」或「反穆斯林的種族歧視」。
但在法庭審理時,Houellebecq要求批評一神宗教的權利,
「一神教的基本文本,不主張和平、也不主張愛、也沒有寬容。一開始這是充滿恨的文本」。
同時法國的「反對種族主義宣揚人與人之間愛的運動團體」(MRAP)、
法國人權捍衛聯盟也對他提起個別訴訟,但都被駁回。
審判結果認為,
Houellebecq的言論,屬於批評宗教教義的自由,而宗教批評不能連結到種族歧視。
二、性交易/戰爭
在對於性交易的問題,Houellebecq說到:
「性交易,我覺得很不錯,它並不是一個賺得不多的行業。」
第三世界戰爭的問題,一反人道主義者對第三世界在全球化處境的同情,
他直白且「很不政治正確」地說到
「當然在第三世界的衝突有受害者,但是他們自己所挑起的,
如果相互殘殺讓他們覺得有趣,就讓這些可憐的笨蛋相互殘殺吧!」

小說有甚麼嚴肅的─《情色度假村》裡的現代性反省
這是一本沒有性愛就相當乾癟的小說。
小說中男主角既像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公務員,
也像村上春樹筆下的小說人物,一個活在全然孤單的消費社會中,
被動、能力不錯、需要外在物質的簡單安全感卻毫無意義感地活著的人,
安排男主角性關係上的奇遇,冷冷地迴避感情,引導出對現代人的虛無處境。
Houellebecq在某個程度上相當的寫實描述了現代西方社會的情境。
我們除了看到對現代女性批評的現象,
合理化西方人如何朝向異國情調中尋找刺激,用以證明還有愛情。
但也凸顯了性旅遊如何將身體慾望與商品化結合,
而用一種完美西方女性的虛構,間接說明愛的不可能。
儘管Houellebecq暗示了有錢的西方人如何到相對貧窮國家買春的一種無辜的態度,
但這只能屬於作品對現象的描述,不能算是作者的價值觀。
作品同樣也呈現了慾望商品化,
批判現代人(或許作者筆下的西方人)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化下成了精於算計俘虜、
偽善的假人道主義者、對雙重標準習以為常而成為無感的人?火力全開的犬儒式批判,
我們也窺見對於魚子醬左派的尖酸刻薄、伊斯蘭教對慾望禁絕的批評、
現代消費社會對慾望的塑造、巴黎都會邊緣暴力犯罪的問題以及對他人的冷漠。

犬儒是現代人的宿命?
性愛是荒謬虛無的生命中必要的救贖?這是Houellebecq小說中可能提出疑問,
在靈肉分離下,性被商品化,愛早已被絕望拋棄。
《情色度假村》還引出了現代性下的犬儒人格,
帶著旁觀者的清醒,冷靜的觀察周遭人事物,以嘲諷無所謂的態度,
用對生活小小的怨懟,累積成對生命意義的巨大質疑;
這些無意義的怨懟,儘管清醒卻無力改變生命處處可見的枷鎖,
只能無奈且懦弱地,在對青春肉體的讚嘆之餘,看著自己衰老,然後無聊地走向死亡?

以上資料來源 2014 台北藝術節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blogContent.aspx?ID=580

以下資料來源 2014 台北藝術節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blogContent.aspx?ID=606
用自己的身體 書寫自己的小說
獨家專訪《情色度假村》男主角史蒂芬.夏夫
原文刊載於PAR表演藝術雜誌2014年7月號〈大鳴大放半世紀.柏林戲劇盛會50年〉
撰文 陳佾均

1975年出生於東德的史蒂芬.夏夫(Steven Scharf),
去年接連獲得三個獎項的肯定,
包括因他在《情色度假村》中的演出贏得的年度最佳男演員獎,演員生涯如日中天。
訪談過程中,夏夫處處流露對演員工作的熱愛及投入;
在2007年加入慕尼黑室內劇院之前,
夏夫刻意每幾年就要換劇院工作,以保持自己全力以赴的動力。
導演史蒂芬.基米(Stephan Kimmig)曾表示
從來沒有在一位男演員身上看過夏夫表演的這種強度。
夏夫高大的身體卻能透過精準的聲音與姿態表現極度的脆弱和荒誕。
訪問前,夏夫告訴筆者,當初劇院收到臺北藝術節的邀請大家都很驚訝,
在高興有機會造訪台北的同時,也笑問台北怎麼會想看一名沮喪西歐男子的故事。
小說或非傳統劇場文本精練而抽象的語言,
對他而言不是負擔,反而給他更多工具和空間去探索與創造角色的狀態。
從夏夫面對表演時所展現的主動和創造性,可看出他對劇場的信仰,
期盼透過劇場藝術思考當代人的存在狀態,
也展現了他對劇場結合哲學思辨、語言藝術和肢體技藝的要求。

Q:作為一個演員,《情色度假村》書中的人物對您有什麼吸引力?或是讓您感到困擾的地方?
A:我覺得韋勒貝克小說裡所有的主人翁都有一種巨大的渴望,
他們至極浪漫地投入,期盼一個更好的世界。
一個可以去愛、被愛,一個不用以貪婪、恐懼的眼光或破壞的慾望來看待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人可以自由、寧靜地生活,而不會將自己視為一種產品、一個功能性的零件或是工具。
這種渴望如此清晰,讓我印象很深刻,
因此他的小說直接了當地提出了關於人生的大哉問,
特別像是我們在這裡做什麼?還有我們該如何了解彼此?
不過這些渴望存在於那些沒有辦法閉上眼、逃避他們所處世界的人身上,他們無法逃避這個世界的面貌。
穆勒(Heiner Müller)曾經這樣描述畢希納(Georg Büchner):
「命運女神在這個人出生時切除了他的眼皮。」我覺得韋勒貝克也是一樣;
他無法不去看,閉上眼睛去想像一個更加符合他這些渴求的世界。
於是他在書中展現的想像、脆弱、還有愛情的概念就和這個嘲笑他的世界正面碰撞,
他小說的主人翁在這樣的世界裡無法運作,他們不被看見,沒有用處而且一敗塗地,
因為他們無法將愛情納入商品交換的邏輯。
第一眼看他的作品通常會看到他的尖酸刻薄,我看到的完全不是這樣,
我在作品中看到一位明明白白、清醒的黑暗浪漫主義者。

Q:這次的製作創造了一個米榭(男主角)和心理醫師對談的框架,以倒敘的方式演出,更突顯了米榭消沉的生命狀態。這個設計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可否和我們分享一些您和導演的工作過程?
A:演出本原則上是由戲劇顧問馬提亞斯.鈞特(Matthias Günther)和導演以小說為基礎編寫的。
第一句話就告訴觀眾,這個他們還沒見過的女人已經死了。
我們在米榭.雷諾人生的最後時分認識了他,也就是在面對之後看到、體驗到的一切時,
都已經知道這個故事會怎麼結束。
這點讓我們的視角更敏銳,觀眾不會問他們兩人最後有沒有成功、是否幸福、建立美滿家庭,不會;
這份愛情,以這個令人不解、完全奉獻自己的美好女人為化身,進入了這個男人的生命,
然而我們只能將這份愛情視為例外,和男人在劇終時的描述一樣。
一開始就有這個版本的設定對我們的排練無比重要,
這個版本賦予我們一個寬廣而自由的框架,
讓我們有一個出發點、一個可以依賴的基礎,這個基礎允許很多聯想,而且讓人有本可循。
和導演的工作總是基於深厚的信任,排練是個受保護的空間,
在裡面已充滿了很多東西,俯拾即是。
和他一起工作總是一種深入的對談,
不過沒有言語,一種戲中的對話、因投入而得到的交流。

Q:您擅長處理非傳統劇本的文字,《情色度假村》這種哲思勝過戲劇對話的小說文本,對您的表演有什麼影響?您又如何應對?
A:我非常喜歡在舞台上演出小說,
最好可以輪流搬演羅特(Joseph Roth)和韋勒貝克所有的小說。
原因很簡單,因為很好的小說本來就是演出可以汲取的素材,
這符合我對劇場的理解,和我喜歡劇場的地方。
小說本身就是藝術作品,並不會因為演出成為一個並置的獨立新作品而減損其價值,
也不需要劇場演出來實現或完成。
小說世界為我的工作帶來許多靈感,
為我開啟一片自由寬廣的平面,或者引向許多不同的可能。
文本出於小說精練的語言,和有寫實對話及舞台指示的劇本相比,
單是這一點就能讓整個過程更為抽象、更有聯想空間。
搬演小說時,演員必須用自己的身體來書寫他自己的小說,這帶給我很大的樂趣。

Q:在您看來,一個演員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A:哎呀,這有很多層面。我覺得很棒的是,讓一些東西能夠被經驗、被看見、被體會,
某種觀眾會認出來的東西,某種原來只在他們心裡,現在卻展現在眼前的東西,
某種抽象的、難以捕捉的東西,一時之間似乎變得很清晰。

Q:無論是劇評或是和您合作過的導演,都對您表演的強度讚譽有加。您如何在密集的表演工作中維持這樣的水平?您有刻意在訓練自己嗎?
A:對我來說,我的職業最棒的地方,就是你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我覺得這是很大的幸福;
學習的過程永遠不會結束,我們這種藝術充滿這麼多秘密、這麼深遠,可以永遠工作下去。
對,我每天都在訓練自己,不過不是訓練自己演出的強度,我不會每天在鏡子前面試不同的表情;
可是我閱讀、聆聽、觀看,一切有意識的體驗都可能成為我工作的一部分,
因為這些體驗可能會拋出新的問題,因為我好奇、訝異,然後某一天這些就會回到排練裡。
我們這種藝術提供了無止盡的可能,
讓我們可以直接對人生的遭遇、對我們身處的世界提問,讓我們從這個世界逃離。

以上資料來源 2014 台北藝術節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blogContent.aspx?ID=606

更多相關資料請至以下連結閱讀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tagSearch.aspx?q=%E6%83%85%E8%89%B2%E5%BA%A6%E5%81%87%E6%9D%91

2014臺北藝術節 官網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index.aspx
2014臺北藝術節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Art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