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 Buzz

Loading...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電影] HOME-2009搶救地球



繼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後
又有一部法國製作的環保紀錄片"HOME"在2009年6月5日全球同步上映
看完電影之後,又在網路上找到很多相關的新聞以及報導
先說這一篇世界超級無敵霹靂的長,而且都是字,請斟酌要不要繼續看
以下資料來自各家新聞報導以及盧貝松之搶救地球官方部落格

---------------------------我是分隔線-------------------------------

受到國際矚目的法國環保紀錄片"HOME"終於在2009年6月5日上映了
電影工作者擔負起社會責任,不為盈利,所以不是推出商業電影
而是推出攸關世人存亡的環保紀錄片,為地球為生態盡一己之力
因為再多的商業利益,也遠遠不及地球付出的代價
GUCCI的母公司巴黎春天集團(PPR-Printemps Pinault Redoute集團)
在了解這部電影所要宣揚的美意之後,也捐出1000萬歐元贊助拍攝
時尚界其他著名品牌包括YSL,, Boucheron, Ellos, SomeWhere, Stella McCartney,
Avenue,Alexander McQueen, Bottega Veneta, Sergio Rossi, Puma...
等也共襄盛舉捐款贊助拍攝

HOME由法國知名空中攝影大師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操刀拍攝
並且由法國知名導演盧貝松(Luc Besson)監製
特別選在今年2009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全球同步上映
全世界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通過電影,電視,DVD和internet,同步公開放映發行
呼籲全球民眾,正視地球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問題
並且開始立即行動拯救我們的地球
今年63歲的亞祖貝彤是法國巴黎出生的空中攝影家,從事攝影工作30年
30年前,他就在肯亞叢林捕捉萬獸之王獅子的蹤影
這麼多年來他拍遍了全球所有美景,對於地球的壯麗雄偉早就瞭然於胸
在攝影生涯中他發現只有上天空拍攝,才能真的掌握到地球之美
也才知道大自然和人類之間是沒有國界的
透過從空中鳥瞰可以更清楚觀察事物,也能想得更深刻透徹
所以為了追求地球之美,他一直飛上天做空中攝影
他覺得就算花一輩子的時間也不夠拍攝
也因為這樣他決定讓這部備受矚目的影片,全部由空拍鏡頭完成

亞祖貝彤帶著他的攝影團隊,花了超過200天的時間
高空飛越50個國家,深入120個拍攝點拍攝
從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亞高原的乞力馬札羅山
從亞瑪遜熱帶雨林到戈壁沙漠
從美國德薩斯州連綿不斷的棉花田到中國上海的工業城鎮
拍攝小組從非洲,美洲到亞洲,必須入境隨俗,克服重重困難
機上的Cineflex高清攝影機,拍攝了733捲帶子,總長488小時
一幕幕自然美景令人讚嘆,同時也看到了令人憂心的生態危機
片中沒有驚險特技,也沒有視覺特效,有的是
壯闊的海洋,雄偉的高山,綠油油的森林,氣勢磅礡的瀑布,地球之美一覽無遺
但也拍到濫墾,濫挖,濫用天然資源,導致水資源不均,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等問題
忠實的呈現出地球被污染受創的樣貌與原始的天然美景所形成的強烈對比
地球經歷了40億年的光陰,而人類只出現了20萬年
因為人類的出現,對於自然資源索取過度
所以打破了億萬年來的固有生態平衡,將地球的資源幾乎消耗殆盡
尤其最近50年來人類對地球所造成的改變,比前面20萬年還要多
冰川冰冠快速減少,大河斷流,資源枯竭,氣溫上升,氣候反常,森林消失,物種滅絕
地球邁向毀滅的速度遠遠超乎想像

透過鏡頭亞祖貝彤提醒世人地球的狀況真的不好
但是現在悲觀已經太遲了,現在是行動的時刻
保護這顆美麗藍色星球的責任就在你我手上
聯合國環保總部和亞祖貝彤將一起幫助所有致力於改善地球環境的人
他說"我們需要更多良好的典範,讓全世界的人知道環保的重要性"

相對於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單純用演講方式呈現
HOME則選擇用宏偉壯麗的影片來表現,所以配樂也成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電影配樂由法國著名作曲家Armand Amar創作
布達佩斯交響樂團和上海音樂學院打擊樂團合作錄製
融合了蒙古,亞美尼亞,伊朗等國的吟唱和器樂
讓影片呈現舒緩但是又帶點淡淡的哀傷

HOME的旁白中提到
過度的開發,到本世紀末將會讓地球資源枯竭
宇宙間的奇蹟─生命,大約40億年前在地球出現
區區50年的一個世代之內,地球遭逢徹底改變,遠比以往所有世代加起來還要大
世人有能力做改變,大家還在等什麼呢?
20%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consumes 80% of its resources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資源
(全球環境展望4綜合報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7)
The world spends 12 times more on military expenditures
than on aid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全球花在武器的經費,多於援助各國發展經費12倍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年報2008)(經濟合作開發組織2008)
5000 people a day die because of dirty drinking water
1 billion people have no access to safe drinking water
每日有5千人死於受污染的飲用水,10億人無法取得安全的飲用水(聯合國開發計畫署2006)
Nearly 1 billion people are going hungry
10億人仍飽受飢餓之苦(聯合國糧農組織2008)
Over 50% of grain traded around the world is used for animal feed or biofuels
超過50%的世界商業穀物,用在餵食動物與生物燃料上
(看守世界研究中心2007)(聯合國糧農組織2008)
40% of arable land has suffered long-term damage
全球40%耕地已廢耕(聯合國環境開發署,國際土壤資源資訊中心)
Every year, 13 millions hectares of forest disappear
每年有1300萬公頃的林地消失(聯合國糧農組織2005)
One mammal in 4, one bird in 8, one amphibian in 3 are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Species are dying out at a rhythm 1000 times faster than natural rate
1/4的哺乳動物,1/8的鳥類,1/3的兩棲動物瀕臨絕種危機
生物族群以快於自然率1000倍的速度死亡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2008)(第16屆國際植物學大會1999年美國聖路易市)
Three quarters of fishing grounds are exhausted, depleted or in dangerous decline
75%的漁產品種類已耗盡或面臨耗盡危機(聯合國)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last 15 years have been the highest ever recorded
過去15年的平均溫度已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報告A,A2)
The ics cap is 40% thinner than 40 years ago
地球上冰冠的厚度,40年來減少了40%(美國國家冰雪資訊中心2004)
There may be at least 200 million climate refugees by 2050
到2050年可能會產生2億的氣候難民
(史登報告第2部分第3章77頁)

目前許多國家,許多人,已經開始行動,展開搶救地球的計畫
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風能,代替不可再生的石油,煤炭
重植林木,建立更多的自然保護區
有節制的捕魚,伐木,並持續復育漁場,林地
減少資源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替代,再用,回收,做一個負責任的消費者
影片最後提醒大家,未來的10年是關鍵期
現在不再是悲觀的時候,讓我們立即聯手搶救地球
重要的不是我們失去了什麼?而是我們剩下的還有什麼?
是繼續破壞直至毀滅?還是行動起來拯救我們唯一的家園?
答案就在你的一念之間!

---------------------------我是分隔線-------------------------------

以上資料來自各家新聞報導以及盧貝松之搶救地球官方部落格

說真的會注意到HOME是因為盧貝松(Luc Besson)
知道盧貝松是因為去學潛水的時候
在潛水俱樂部看了他在1991年拍的Atlantis(亞特蘭提斯)
整部電影沒有演員,因為他拍的是海洋生物
有殺人鯨,海豚,海蛇,魟魚,獵蜥蜴,加州的巨大海藻林...等等
印象深刻的是魟魚那段的配樂,用的是類似聖樂的音樂
不知道為什麼讓我聯想到修女
後來陸續看了碧海藍天(The Big Blue),Taxi(終極殺陣)系列,The Fifth Element(第五元素)
The Transporter(玩命快遞)應該有看吧?中間漏掉很多沒看
最近看的則是3年前的動畫片Arthur et les Minimoys(亞瑟的奇幻王國)
看完HOME之後,當然又多認識了一位法國空中攝影大師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
也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Baraka(天地玄黃)和
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世界盡頭的奇遇)
Baraka是1992年導演朗費力加(Ron Fricke)拍攝世界五大洲的紀錄片
被很多人推薦為必看的世上10大經典攝影電影作品之一
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是2006年德國導演沃纳·赫爾佐格( Werner Herzog)
前往南極洲的羅斯島的麥克默多站拍攝的
麥克默多站是南極洲最大的科學研究中心,隸屬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南極計畫部
重點是導演不是拍企鵝動物,而是拍攝壯麗的南極風景以及訪問當地的居民

以下這段話我知道很八股,但是還是很想說
看完電影和一些花絮當然知道他們花了很多錢,拍攝的非常辛苦
也知道地球真的只有一個,它蘊含了許多的物種以及自然資源
因為人為的關係,讓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
響應資源再利用,做好環保,是我目前能做的
我會盡力而為的

還沒進戲院看或是你家附近沒有戲院上映的話都沒關係
因為導演強調這一部不是為了賺錢
請到YouToBe就可以觀賞影片以及一些幕後花絮
不然買DVD回家慢慢欣賞也不錯

YouToBe線上觀賞 YouToBe-homeproject
HOME 全球官方網站
盧貝松之搶救地球中文官方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