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 Buzz

Loading...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2012國際劇場藝術節 梔子花 0513

以下資料來源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63500678e013556d85eda0ba8?lang=zh

2012國際劇場藝術節 梔子花 les ballets C de la B - Gardenia
2012/05/11~2012/05/13
主辦單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比利時知名前衛編舞家亞蘭‧布拉德勒與鬼才導演法朗‧范萊克
聯手製作戲劇作品演出風格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紅的比利時當代舞團,是目前世界各大劇院及藝術節爭相邀請的對象,
首度抵台帶來《斷章取“藝”-獻給碧娜》創下票房佳績,
編舞家透過舞蹈,挖掘許多人所忽略的孤寂感受,深深打動觀眾。
二度抵台的比利時當代舞團,將以劇場形式呈現戲劇作品《梔子花》,再次感動台灣觀眾。

比利時當代舞團的藝術總監亞蘭‧布拉德勒,
首度和素有百變「巫師」之稱的導演法朗‧范萊克共同擔任導演,
他們將邊緣詭異的表演風格,大量放置在該作品。
《梔子花》靈感來自西班牙導演Sonia Herman Dolz深刻人心的紀錄片《我就是這個樣子》。
片中描述巴塞隆納一家變裝夜總會歇業的前夕,讓觀眾窺視一群老藝人的私密生活。
故事走進一段段支離破碎的人生,
舞台上演員赤裸的將自己的孤獨、脆弱及荒寂感,
精準毫無保留的呈現,有時滑稽,有時感人,有時淒涼。
該劇對於身分認同和自我實現的私密描繪,
遊走在跨性別、真實和 假象、往事和現代之間的邊線地帶,
混合了舞蹈、音樂、戲劇、歌舞秀。
不協調的人生就必定是悲劇嗎?美麗的揭幕就必定是喜劇嗎?
漫長的一生有長有短,盡頭未到誰知道答案是什麼。

導演 亞蘭•布拉德勒
1984年亞蘭•布拉德勒成立比利時當代舞團。
1998年推出的《巴赫浮世繪》,使比利時當代舞團在國際間聲名大噪。
2006年卡索和比利時當代舞團合作的 “vsprs”可謂他創作生涯的轉戾點。
強調演出者的個體差異與主題的多元混種,
從“vsprs”開始,他對人類的慾望與熱情有了更多關注,作品變得更深刻強烈。
2008年為巴羅克音樂作“pitié! ”,
2010年的《斷章取“藝”-獻給碧娜》則以一種近似苦行僧的方式,
徹底實踐布拉德勒在近期舞作中發展出的痙攣抽搐的身體語彙。
布拉德勒近期作品中對超越個體限制的追求愈加明顯,
2010年和法朗‧范萊克共同指導《梔子花》,與變裝老藝人合作。

導演 法朗克‧范萊克
被媒體稱作百變「巫師」的法朗克‧范萊克是電視、歌劇、音樂劇、劇場編導。
他曾為法蘭德斯公共廣播電視台(VRT)編撰多齣影集,並指導過多部音樂劇,
如《萬事巨星》《變身怪醫》《丁丁和太陽神廟》《林布蘭》《德古拉》《達恩斯教士》等,
成為國際知名導演後,范萊克仍不忘劇場製作,回歸更純粹的美學表現,
指導劇場製作如“Your Hand in Mine”、“Look mummy, I’m dancing”,
後者為他為女演員Vanessa Van Durme打造的獨腳戲。
范萊克在比利時境內或國際間獲獎無數,並曾擔任2002年比利時根特文化大使。

導演的話
這是場親密的旅途,我們應當不疾不徐地前進,

每一秒都是神奇的體驗,蘊藏豐富珍貴的故事,
令人難以忘懷的相遇,必然將改變我們。
~~亞蘭˙布拉德勒&法朗˙克范萊克~~

媒體佳評
《梔子花》是個未被破壞的祕密花園,

這裡的園丁是快樂的,雖然知道玫瑰一定帶著刺。
~~法國解放報~~

演出最後,五百名觀眾不禁起立鼓掌,眼中泛淚,但淚中帶笑。

《梔子花》是一段跨越性別的快樂旋律。
~~日內瓦時報~~

我很想用盡全力致上感謝,如果我沒有哽咽的話。

~~法國電視全覽雜誌~~

製作:比利時當代舞團 (les ballets C de la B)
導演:亞蘭‧布拉德勒 (Alain Platel)、法朗‧范萊克 (Frank Van Laecke)


法文發音‧中文字幕
演出全長約105分鐘‧無中場休息
本節目部份台詞涉及成人議題,請斟酌入場
演前導聆:每場演出前30分鐘於國家戲劇院一樓大廳舉辦
演後座談:5/13於演後在國家戲劇院一樓大廳舉辦

以上資料來源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63500678e013556d85eda0ba8?lang=zh

------------------------------------- 我是分隔線 ------------------------------

今天演出結束後有座談會,問了很多問題
本人腦容量有限,就我記得的部分紀錄一下



乍看各種相關介紹,以為是一齣有關同性戀的戲
在演出後的座談會中,也有人提出類似的問題
演員們的答案卻是點醒我們一些想法,他們說....
整齣戲的靈感是來自於紀錄片,但是跟紀錄片的內容是沒有關係的
所以這並不是一齣探討同性戀或是變裝癖的戲
而是在講如何優雅的老去到死的戲
還有同性戀不等於變裝癖
這些都是演員所扮演的一個角色而已
就算演員們是同性戀,但是私底下出門不見得會打扮成女人
這是兩回事,不要混在一起

至於選"梔子花"當成這齣戲的名字,原因有二
1.梔子花是白色的,在歐洲白色的花代表純潔
2.爵士女歌手Bessie Smith,她上台唱歌的時候,一定頭戴梔子花
嗯...Bessie Smith是誰?麻煩自己google一下唄~

戲裡面的音樂,有古典音樂,也有一些我很熟的歌曲
演員提到這些歌曲是負責音樂的工作人員
請演員帶自己喜歡的歌一起開會選出來的
有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Forever Young,
Caetano Veloso Cucurrucucu Paloma,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沒想到會聽到Forever Young這首歌
這個是Alphaville合唱團1984年發行的歌
是我唸大學的時候很紅的一首歌

我只記得這麼多了.....



ps一下:
單看這張照片,看得出來他們是怎樣的人嗎?
嗯...我只看得出來他們是優雅的人

相關介紹
2012國際劇場藝術節《梔子花》首演酒會 -> 相簿
2012國際劇場藝術節-《梔子花》彩排片段 -> 相簿
資料來源國家兩廳院 facebook粉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