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 Buzz

Loading...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2011台北國際藝術節-雲州大儒俠之決戰時刻

黃俊雄電視木偶劇團—雲州大儒俠之決戰時刻
史艷文,藏鏡人,苦海女神龍,黑白郎君,劉三,二齒
七零年代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黃俊雄是台灣布袋戲界"通天教主",為第六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五洲園"創始人黃海岱的次子,
於1970年將黃海岱的"忠孝節義傳"改編成"雲州大儒俠",把布偶尺寸加大,強調眼部的神氣,
以流行音樂取代傳統的鑼鼓,搬到電視上表演,轟動全台灣。
2002年黃俊雄先生並獲得金鐘獎的肯定,榮獲終身成就獎的殊榮。
至今,黃俊雄布袋戲已有近60年的歲月,
從野台到戲院,從戲院到螢光幕,再到設立自己的布袋戲節目製作公司,
最大的目標仍是繼續努力的讓傳統戲劇在多元化的時代中傳承下去而不致被時代淘汰。
新一代的黃立綱,在傳統當中不斷地追求創新,
加入3D技術等新元素,發揚布袋戲的輝煌歷史。

2010年為史艷文躍登電視螢幕的四十週年,
與中原群俠為朝廷及武林的安定奔波十數年的史艷文,
和藏鏡人的戰鬥只有暫停歇止,從未結束,
江湖仍動盪不安,新人輩出,亦正亦邪突然倒戈者亦多有……,
史艷文與藏鏡人四十年的宿世恩仇如何了結?素未露臉的藏鏡人真面目為何?
70年代將布袋戲搬上電視,並創下台灣電視史上97%收視率記錄的布袋戲大師黃俊雄,
與苦海女神龍、命運青紅燈主唱西卿,聯手打造的《雲州大儒俠之決戰時刻》,
除表現台語文優美的逗趣對白,更特別加上劇場版設計木偶特技演出,
是史艷文布袋戲系列的極致版演出。

黃俊雄
國家文藝獎得主,台灣布袋戲界「通天教主」同為第六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五洲園」創始人黃海岱的次子,
於1970年將黃海岱的《忠孝節義傳》改編成《雲州大儒俠》,
把布偶尺寸加大,強調眼部的神氣,以流行音樂取代傳統的鑼鼓,
搬到電視上表演,轟動全台灣。
2002年黃俊雄先生並獲得金鐘獎的肯定,榮獲終身成就獎的殊榮。

黃俊雄電視木偶劇團
黃俊雄電視木偶劇團 「真五洲掌中劇團」,
組於民國40年源自於黃海岱先生所創的「五洲園」,
戲碼以傳統北管戲曲及古冊戲為主,特色為節奏較快的劍俠戲,
進入『金剛戲』(現稱金光戲) 時期後則引用西洋配樂、新特效,
自創劇本六合三俠傳、雲州大儒俠等,
以教忠教孝為基礎的劇碼,迅速竄紅聲名大噪。
民國59年以試播方式進入台視,締造了台灣布袋戲文化的傳奇,
也讓許多人物角色名稱及特性變成了台灣人民生活中語言的代名詞。
至今,黃俊雄布袋戲已有近60年的歲月,
從野台到戲院,從戲院到螢光幕,再到設立自己的布袋戲節目製作公司,
最大的目標仍是繼續努力的讓傳統戲劇在多元化的時代中傳承下去。
新一代的黃立綱,在傳統當中不斷地追求創新,
融入新觀念的導演手法,加入3D技術等新元素,發揚布袋戲的輝煌歷史。

2011台北國際藝術節官方網站
http://tifa.ntch.edu.tw/

國立中正文化表演中心
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40408e962b57bca9012bc385b65a0909

以上資料來源 2011 TIFA 台灣國際藝術節
台灣 黃俊雄電視木偶劇團 雲州大儒俠之決戰時刻
http://tifa.ntch.edu.tw/program/program_5.php

以下資料來源 PAR表演藝術雜誌
http://www.paol.ntch.edu.tw/index.asp

布袋戲先修班The Beginners’ Class
十個面向,揭開你所不知道的--雲州大儒俠 史豔文
資料整理 廖俊逞


1.金光布袋戲
台灣的布袋戲發展沿革從早期移植自漳州、泉州和部分潮州地區的掌中藝術開始,
歷經了南管布袋戲、北管布袋戲及金光布袋戲三階段的演變。
金光布袋戲的誕生深受二戰期間日本統治台灣,所推動的「皇民化」運動影響,
其特點為伴奏採用西樂或留聲片,台詞可用台語但要摻雜日常生活的日語。
服裝中日合併,舞台裝置則增設立體化的景片。
大戰結束後,布袋戲班轉入戲院,以賣票方式繼續演出。
布袋戲的傳統舞台小、戲偶更小,在進入「內台」後,為吸收更多的觀眾,
於是開始加大戲台、改變舞台形式、增加立體佈景、戲偶造型。
傳統的劇情和章回小說的內容已經不敷使用了,於是開始自編劇情,
情節不外乎是江湖派別的對峙,一反一正的武林鬥爭、江湖恩怨,仇殺永無止境,
而觀眾也為「結果如何?請看明日分曉」深深吸引、欲罷不能,
這便是近代台灣發展出來的「金光布袋戲」。
發展到此,觀眾對布袋戲的欣賞,已從最早的欣賞藝人的表演藝術
(包括口白、唱腔、演技),轉變成對戲中故事情節和人物角色的崇拜。

2.從內台到電視
在60年代以前,金光布袋戲幾乎是台灣民眾最主要的休閒娛樂之一,
全國各鄉鎮都有至少一家以上的戲院,幾近全年無休地演出布袋戲。
直至60年代,電視節目開播之後,布袋戲的熱潮才漸漸減退。
1970年3月2日,五洲園掌中劇團黃海岱的第二代黃俊雄,
透過電視螢光幕演出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史豔文」,
積極吸收各家之題材和特色,竟引起全台灣民眾的瘋狂,
當時,史豔文曾創下收視率97個百分點的空前紀錄,
開演時造成「工人不開工,農夫不下田,學生不上課,醫生不開刀」的盛況。
民國63年因為新聞局一紙「妨害農工正常作息」的公文而遭政府禁播,
直到民國71年才復出電視演出,仍然造成轟動。
黃俊雄日後受訪指出,其實當年沒有真的下令「禁播」,而是停播。
因為當時的文化工作委員會主委秦孝儀、秘書長宋楚瑜等人,認為
台語劇播出與當時推行國語運動有衝突,要求電視台審劇本,通過才能拍,
但每次送劇本都不過。黃俊雄說,布袋戲本來就是教忠教孝,從不傷風敗俗。
他覺得很奇怪,一個本子被退四五次。
後來文工會有人問他「一定要做電視嗎?若電視不行,就去戲院演啊。」
黃俊雄說他「聽懂」後,就不再演了。

3.故事版本
「雲州大儒俠─史豔文」自從民國59年開播造成轟動之後,經歷禁演、重演,
共有四種版本,先是造成轟動的583集,第二個版本包括民國72年8月
由黃俊郎在中視重拍、11月由黃文擇接手的「苦海女神龍」
和隔年2月同樣由黃文擇演出的「忠勇小金剛」,
第三個版本則是在民國76年由黃俊雄重演,
包括「新雲州大儒俠」和「史豔文與女神龍」兩檔戲,
最後一個版本也是由黃俊雄演出,民國83年華視播出47集。
四個版本間相隔了24年,第一部首先敘述史豔文的出身,
先是結識劉三、與劉萱姑定親,然後行俠仗義,俠名遠播,贏得雲州大儒俠的尊稱,
其後得罪當朝權相安其謀,被陷罪入獄,甚至充軍,
之後再取得龍泉劍和天地人三卷天書,
大破太華山,解救欽差大人,破除亂黨造反陰謀。

第一部內容亦包括中原與交趾戰亂,交趾在第一次東征時獲勝,取得不少領土,
更加深入侵中原的野心,但第二次時卻慘敗而歸,再無力東侵。
原是交趾大將的藏鏡人與中原仇恨益加深厚,因而將中原武林搗得腥風血雨,
史豔文率中原群俠與其周旋多次,才順利大敗萬惡罪魁。

第二部則以韃靼之亂與女暴君為禍武林為背景。
先是韃靼國大公主勾結外人奪篡父位,並在奸人挑撥下引發征服中原的野心,
三公主苦海女神龍不得已流落江湖。而原是交趾公主的姚明月因戰敗出走,
卻因機緣巧合學得一身強橫功夫與迷人心志、吸取元陽的邪功,
基於對中原的仇恨,以女暴君之名大鬧江湖,成為新的魔魁。

第三部以「雲州四傑傳」為骨幹,史豔文在此化身為逃命客,
雖非最重要的角色,但仍有引導故事進行的關鍵性。

第四部是「達摩金剛榜」,敘述荒野金刀獨眼龍威霸江湖的故事,
而史豔文仍是逃命客,史菁菁亦有吃重戲分,苦海女神龍也重出江湖。

4.角色
黃俊雄在「雲州大儒俠」系列中,創造了無數少膾炙人口的經典角色,
包括史豔文、藏鏡人、小金剛、獨眼龍、苦海女神龍、劉三、怪老子、二齒等,
他們性格各不相同,卻都家喻戶曉。
主角史豔文的個性「一正破百邪」,所以屢屢逢凶化吉,贏得雲州大儒俠尊稱。
藏鏡人原是交趾大將,因有侵犯中原的野心,所以將中原武林搞得腥風血雨。
小金剛手拿一把七尺掃刀,一招「橫掃天下」讓歹徒聞風喪膽,
可說是布袋戲中最紅的童星,武功強、傲氣高,有高手風範,
但又活潑可愛、天真無邪。
獨眼龍出場最具氣勢,隨著《荒野大鏢客》電影配樂的飛揚,
「刀稱一流人一流,人稱一流刀一流」的詩句隨口脫出,
很快就有壞人血濺當場,然後流下一句「一流ㄟ」揚長而去。
女暴君是交趾公主,因緣巧合學得邪功,因對中原仇恨,大鬧江湖,成為新惡魔。
苦海女神龍則是韃靼國公主,與史豔文聯手打敗女暴君,與藏鏡人大鬥法。
怪老子與劉三、二齒經常結伴而行,成了電視布袋戲史上最著名的「三口組」,
共同負責串連故事情節之進行。
此外,隨著劇情需要,武林中有不少新門派和角色陸續產生。

5.分身
史豔文是英雄角色的原型,可以化身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
這種「一人多化」的功夫,讓他可以迥異的面貌重新出現在觀眾面前。
在「雲州大儒俠」系列中,史豔文的第一個分身是「乞丐皇帝呂望生」,
既大隱隱於市,也遍管天下間不平之事。
憑著一股行俠仗義的熱血,快意恩仇,打得歹人全無還手之力。
然而,儘管乞丐皇帝成為黑道眼中最懼怕的人物,仍是武林中最神秘的角色,
除了讓人摸不清其來歷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從來不親自動手,只動口。
第二個分身為「醜君拾字郎」,手持長夾,稱之為日月箸,
身背垃圾桶,取名為乾坤籠,身上的配件均為凡品,
只是在拾字郎手下,卻真似有顛倒乾坤,驚動日月的氣勢。
他的第三個分身為逃命客,以手拿管簫、面容遮掩的模樣出現在江湖上。
此時已落髮出家的史豔文本來打算捨棄一切而去,
但畢竟放不下親情,無可奈何地再捲入江湖的波浪中。

(全文請詳見《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18期)
PAR表演藝術雜誌 http://www.paol.ntch.edu.tw/index.asp

---------------------我是分隔線 -----------------------

布袋戲是我小時候對電視的印象之一,當時播的是史艷文的第一部
說真的劇情是什麼早就忘光了,但是裡面有些人物的名字卻一直記得
像是史艷文,藏鏡人,劉三,怪老子,二齒,黑白郎君,苦海女神龍
喜歡當時那種小小的戲偶,真的就是所謂的掌中戲
靠著5根手指,就能表現出那麼多種表情動作
甚至可以將兩隻手上的木偶上拋互換位置之後,完美的接住繼續對打

星期四的晚上,跟著朋友到國家劇院的實驗劇場看布袋戲
黃俊雄先生在台前現場配音,其他人員在台後操作戲偶
還有西卿小姐跟女兒鳳儀,現身台前為大家配唱
就我所知剛開始演布袋戲的時候是,自己邊操作戲偶邊說台詞
後來變成一個人操作戲偶,另一人看著戲偶幫忙配音
但是,那天黃俊雄先生大多數的時間是對著現場的觀眾在配音
話說這可是要有十足的默契才行,否則一定會變成你演你的,我說我的
整晚的演出黃俊雄先生幾乎不用稿子,而且隨時變換聲調幫戲偶配音,真的很厲害
不過我的台語實在不怎麼樣,平常生活對話沒問題
但是真的要說俗語,諺語,我就不行了
佩服黃俊雄先生,說起這些,文鄒鄒的台詞卻是那麼的流暢
不過這並不影響我觀看的情緒,大部分我還是聽的懂,甚至是跟著一起大笑



結束時黃俊雄先生,西卿小姐,鳳儀小姐,黃立綱先生在入口處幫大家簽名
注意看黃俊雄先生的帽子,那是兒子幫他特製的,上面裝有LED燈泡,隨時閃閃發光
那天有點可惜的是,沒料到3天的演出竟然是有連貫性的
結果我們只看了第一天的演出,沒辦法知道史艷文是怎樣把他的母親救出來的....
可惜!!!!!!!!!!!!!!!!!!!!!!!!!!!

4 則留言:

老同學 提到...

我老公的最愛....

Amy Wang 提到...

所以他到底有沒有去看啊??
如果知道結局拜託跟我說一下喔~~

老同學 提到...

他是每週要買DVD看的人..沒去啦!!

Amy Wang 提到...

哇~~
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現場
感覺真的很不一樣

張貼留言